當願景改變時,如何做出調整並轉換方向?
內在探索自我實踐
經營個人品牌,我們時常會碰到需要做出改變和調整的時候,或者說,這趟旅程基本上就是不斷調整與改變的過程。
然而,調整與改變並不總是愉悅且享受的,甚至在多數時候,它都讓人畏懼、驚恐與不知所措——「如果別人不喜歡怎麼辦?」、「如果一直掉粉怎麼辦?」、「如果改變了經營方向,卻不再能夠賺錢了怎麼辦?」,這些聲音猶如鬼魅魍魎般不斷糾纏,於是無論我們如何奮力抵抗,都仍受困於此。而這,正是我前段時間的經歷。
我曾有過一陣子,感覺自己正處在改變的交叉路口,知道原先的路徑已經不再正確了,但還沒做好轉換方向的準備,因為,我甚至還不知道那個新道路長什麼樣子——我不知道它具體來說會談論什麼內容、遇見什麼景色,或抵達什麼樣的願景。我覺得自己就像被困在一處荒野,這裡連接我來到此地的舊有路徑,同時也延伸出數條通往他方的新道途,而我在新與舊的交界,陷入困境。
因此在這一篇文章裡,我想更深入地聊聊這樣的處境——那個你知道自己想做出改變、必須做出改變,卻不知道從哪裡開始的階段,究竟該如何做出調整與轉換?
那我們就開始吧!
我如何知道自己需要改變?
對我來說,改變的訊號從來不是發生在單一個 moment,它是隱隱約約地、潛伏在每一個你覺得有點不太對勁、卻未加以關注的片刻,然後它慢慢變得巨大,直到你最終無法忽視。
我還記得,約莫在去年初的時候,我一邊忙著手上的案子,一邊觀察到自己那段期間以來的變化。我有些意外地發現,自己在面對設計案時,已經甚少有剛開始的那般投入與享受了,甚至,還時常會有難以控制的 murmur 和不耐煩在腦中出現。我不知道自己怎麼了,「這明明是我一開始喜歡的東西阿?這不是我一直以來所追求的嗎?」我對自己產生懷疑,一邊猜想也許只是因為太累罷了、只要多休息就好了,一邊試著按耐住心裡的抗拒,讓自己靜下來去完成手中的 case ,然後,就這樣持續了好一陣子。
那段期間除了接案,在自媒體的經營上,也是我躊躇著要不要做網站設計課程、或更深入學習程式語言的時候(甚至連相關資源都買了)。畢竟,網站設計一直是我打從開始自媒體以來就賴以為生的技能,同時也是明擺著在我眼前、顯而易見的獲利管道。那麼,按照理性邏輯思考,應該要持續進修與精進,並以此作為商業模式才對吧?於是,我就這樣伴著一絲猶豫,又往前走了一小段,直到內心的抗拒愈發強烈。
「不是這個,不是這個。」那個聲音這麼說。
我覺得自己有些崩潰:「不是這個,那麼是哪個?」,我等了一會兒,可是那個聲音沒有回答我——它沒有告訴我應該往哪裡去,它就只是持續提醒我,現在我手邊既有的選項並不是我真正想做的事。
那麼我想要什麼?我不知道。我唯一知道的,是我來到改變的交界處——眼前有數條通往未知的道路,而我需要找出哪一條才是我真正想走的。
於是,冒險開始了。
如何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,並轉換方向?
STEP 1:接受與放手
通常,處在改變與未改變的節點,是我們最難以適應的階段——你會感覺自己像被推入深不見底的湖裡,而你踩不到地。於是,你開始感到慌張、拚命地想抓住什麼作為應急措施,比如:你開始翻修自己的網站、調整一下品牌視覺、推出新產品⋯⋯你嘗試所有當下能想到的行動(這也是我當初急欲採取的行動),因為只要你仍在行動,你就會覺得自己有在前進。
可是你忘記了,你其實還不知道自己未來想去哪裡,而你所做的這些行動,實際上都只是在重複舊有模式——你並沒有轉換方向,你還是在原來的湖裡。
因此,比起不斷地胡亂踢水、拚命想抓住身邊的枯枝殘葉以保生存(但事實是它們只會讓我們繼續下沉),能夠幫助我們做出改變的第一步,其實是接受與放手——接受改變的時候到了、接受自己需要做出調整,這同時也意味著,你需要接受眼前的未知、接受自己正在湖裡,而你願意放鬆身體、張開雙臂⋯⋯願意相信現階段的迷惘是可以的、是被允許的,同時也相信,湖水終會支撐住你,你不會溺斃。
STEP 2:尋找浮木
做出改變的第二步,是尋找真正能保命的浮木,它能幫助你支撐地更久一些,帶你游回岸邊、離開水面、走出困境。
對於當時自由工作近一年的我來說,讓我生出勇氣並做出改變的那根浮木,是重回兼職——我知道自己急於想創建新產品、開發商業模式的根本原因,都是基於對生存的恐懼,我擔心自己如果放開「設計」這項賴以為生的技能,就無法在市場上自立;我也擔心以往建立起來的基礎崩塌、又得重回朝九晚五的生活。
可是我忘了,人生從來就不是只有二擇一的選擇——我不是只有完全的自由工作、或完全的朝九晚五可選;關於現實與生存,其實還有其他可能、還可以有多種組合。
於我而言,重新找一份「能夠維持基本開銷、不太需要動腦、又不需要上整天班」的兼職,是再好不過的選擇;我仍然可以有許多彈性運用的時間,用來思考、創作、探索自己想要什麼,但同時又不會因為屈服於恐懼、背負著趕鴨子上架的壓力,推出自己不喜歡的產品、或因為設計耗損自己太多心力。
我現在從事的兼職工作,就像帶我漂流到岸邊的浮木,同時也是我在走鋼索時鋪在下方的安全網,它讓我能夠自由地去嘗試、冒險,但不怕喪命,為此我甚是感激。
STEP 3:嘗試與探索
維持生計的安全網有了,接下來,是創作上的嘗試與探索。因為,無論我如何揣測自己想要什麼,能獲得確切答案的方法,都還是只有行動。
我知道對於當下仍有徬徨的自己而言,不適合做出太大的飛躍和突破——不適合一下子說要專攻什麼主題、撐起什麼樣的頭銜(畢竟我都還不知道自己要飛去哪裡),可是在這樣的過程之中,仍然有我能做的基礎工作,而「持續創作」就是其中之一。
在迷惘期間的創作,和目標導向的階段完全不同——我不再將心思放在外在流量和粉絲數的增加、我不再帶有目的性地希望自己飛速成長;相反地,我向內專注於自己身上,而「創作」成了我測試個人感受的練習場。
我觀察著自己寫不同主題時的心情:我是感到快樂的嗎?還是我有「不得不」的壓力?我是深受啟發的嗎?還是我是為了寫而寫?同時,我也觀察著自己在創作時的狀態:我什麼時候最有靈感?制式規定的時間安排適合我嗎?每週一篇文章對我來說會不會太硬了?如果考量吸收資訊、思考並加以整合的時間,什麼樣的創作頻率對我來說才是剛好?
在這樣的過程裡,全然無關成敗、無關對錯、也無關他人的評價和眼光。我內心清楚知道掉粉是必經的事,只是時間早晚和數量多少而已(更何況,失去原有粉絲的同時,也會有新的粉絲增加呀);除此之外,也正因為深知自己當下心有混亂,倘若以這樣的狀態去關注數字,也不過是動搖自己向內探索的心志、讓自己又因為受到數字脅迫而重回舊路罷了。
那麼,與其追蹤流量徒增煩惱,不如就先好好專注在自己身上,待日後逐漸摸索出對自己來說真正重要的事物了,知道自己真正想走哪一條路、想在哪塊土地扎根了,自然會像植物一般,尋找有光的地方成長茁壯,對吧?我心裡這麼想。
而等到那時,也是我們已經順利完成「轉向」的時候了。
「改變」只要一個念頭,但「蛻變」需要一段時間
上述這句話,大概是我這段時間以來,最深刻的感悟與總結。
我們有時會覺得改變很難,好像那非得拋家棄子、義無反顧,但其實,改變有時候只需要一個念頭,那個念頭是你終於接受自己的處境,並甘願放手了——接受自己落入湖裡、接受自己不再喜歡原先的選項、接受自己當下就是在迷惘、接受自己就是被數字綁架,然後,願意鬆手、另謀他路。
而在那條新的道路上,才是真正迎向「蛻變」的開始,那是我們開始將自己「想要改變」的念頭,透過「行動」落實於日常——你開始願意尋找其他浮木了、你開始探索自己真正在乎什麼了、你開始練習向不喜歡的事物說「不」了,你終於開始重視自己內在的聲音了。
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、創造自己喜歡的工作,從來就不是容易的歷程、不是一夕之間創造的轉變,因為在這之前,我們還有許多需要一一探究、做出細微調整或重大修正的部分,那在在都是形塑理想生活必經的過程,而這也是為什麼在這之後,我開始相信,只有「你」才最了解你的事業與生活需要什麼。因為,無論其他人覺得這項工作或這個職業有多麽適合你,只有你的心底深處明白,那究竟是不是屬於你的路。
而面對於此,你願意做出調整、轉換方向、朝心中理想前進嗎?無論你在過程中選擇哪條路、抵達什麼樣的願景,都沒關係,只要最終成為了你自己就好。祝福 🙂
You may also like...
每月一封溫暖來信,陪你走過生活起落與創作之旅
你會收到我的:每月回顧、創作花絮、推薦資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