催眠是什麼?為什麼我想成為催眠療癒師?
旅途日記
嗨,這個五月你過得都還好嗎?有沒有學到新的東西,或探索新的體驗呢?
我自己的話,因為月初有在電子報上邀請讀者參與催眠練習的關係,所以這個月對我來說,算是非常忙碌和充實的。而在每次幫個案做完催眠之後,最多人問我的問題,就是我為什麼會想成為催眠師?所以今天就想和你分享一些關於催眠的大小事,包括:
促使我踏上催眠這條路的原因
為什麼探索自己的工具這麼多,我偏偏選催眠?
催眠可以帶來什麼幫助?又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催眠師?
踏入身心靈領域的契機
關於我踏上這條路的原因,首先是因為我發現,自己過往透過文字分享個人經驗的方式,雖然能夠帶給別人一些啟發,但卻沒有辦法個別地知道每個人的狀況,並根據他當下所碰到的困難給予協助。
如果用比喻的方式來描述,我會說,以前的我會比較像是一個站在角落裡說故事的人,我分享自己的經驗,一方面是透過文字來梳理腦中紛亂的思緒,一方面則是希望藉由自己的分享,能或多或少為他人帶來一點幫助。
不過後來,隨著自我療癒的經驗比較多了,感覺自己變得更完整、也長出了更多力量,我開始覺得自己不再只是想要成為一個,站在旁邊說故事的人,而是也想要變成,能夠真的陪伴他人走過一小段療癒和成長之路的人。
於是後來,我在為今年做規劃的時候,慢慢地有一種感覺,覺得自己好像做出改變的時候到了,我希望在新的一年,能夠正式踏入身心靈領域,成為一名助人工作者。
選擇「催眠」的原因
可是,能夠幫助他人的工具百百種,我最後為什麼會選擇「催眠」呢?有以下兩個原因。
首先是因為,我知道自己是一個思緒比較多、比較傾向於思考和分析的人,所以太過於靈性、或是太仰賴直覺的工具,基本上不適合我,因為我光是替自己抽牌卡想釐清現狀,都很容易會想太多,我不覺得自己有那個能力能替別人解牌。
其次是因為,我希望自己所做的,不僅僅只是單方面給予建議,而是能協助個案自我覺察,找到在那個當下,最適合他的方法和答案。
關於這點,我前陣子有過一個印象還滿深刻的經驗,也曾在 Instagram 上分享,內容大概是在說:有一天,我朋友忽然和我聊起她最近工作上的煩惱。她說她在面對老闆碎念的時候,常常會有情緒,覺得很生氣、很煩躁,但她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就是控制不了。她清楚老闆平常對她很好,她也知道要接納自己的情緒,放下自己沒辦法控制的事,因為這些都是我過往曾和她分享過的。可是,她還是做不到,她覺得自己這樣很不好,也對老闆感到抱歉和內疚。
聽到這件事的當下,坦白說我有點驚訝,驚訝的原因在於,我發現自己過往出於好意和她分享的知識和方法,反而成為她自責的主因。因為她的頭腦知道可以這麼做,可是她的身體就是做不到,所以她會覺得自己很糟糕。
類似的情況也像是,我們可能會在看見一個人受苦或陷入低潮的時候,很直覺地告訴他可以怎麼做。比方說:「不要想這麼多啦!」、「不要這麼悲觀」、「要相信自己啊!」、「放下過去才會快點好起來」⋯⋯等等,但其實,這些當事人自己都知道,他知道自己一直這麼悲觀不好,一直卡在低潮的狀態也不是辦法,他也很想讓自己快點好起來,可是在那個狀態下,他就是做不到,因為他甚至連要怎麼讓自己的身體使上力氣,都不知道該怎麼做。
那時候我看著我朋友這麼敞開地分享這些,一方面很感謝她對我的信任,一方面也有種很深很深的心疼,很像看見過去處在迷惘狀態,一直想快點好起來的自己。但也忽然懂了,在那個當下她最需要的,其實不是教她怎麼做的建議;在那個當下她最需要的,其實是接納自己——她要先能夠接納自己現在還不夠好的狀態,才能在不自責的情況下繼續練習。
可是,即便是接納自己,那時候的她也還沒辦法做到,因為她還沒辦法看見自己的價值、或欣賞自己一直以來的努力。
那麼,我能做什麼呢?在那個當下,我感覺自己所能為她做得最好的事情,也許就只是陪伴和傾聽——讓她知道,她其實不一定要做些什麼、或成為某個樣子,才算是好的,而是即便是像現在這樣不完美的她,也還是有價值、並且被人所接納的。當她能夠在別人的接納裡,感受到自己與生俱來的價值,她的內在自然就會長出力量,她或許都不太需要我給她什麼建議,自己就能夠探索出適合的方法來幫助自己前進。
催眠是什麼?對生活有什麼幫助?
那麼話說回來,催眠到底是什麼?它又對我們的生活有哪些幫助呢?
首先,在這裡我要先打破一般人對於「催眠」的迷思。很多人(包括我自己)在完全還沒接觸過催眠以前,聽到「催眠」這兩個字,都會覺得是像電影上演的那樣,看著手指或碼表晃呀晃,就會失去意識;或是突然被下什麼暗示之後,就自動自發地交出存款密碼之類的,聽起來就很玄很恐怖。
不過實際上,催眠是奠基於科學的,它主要用於潛意識的探索,讓你在放鬆的狀態下,能夠更專注於自己內在真實的感受,覺察一些過往不小心種下、後來阻礙你創造理想的限制性信念和行為模式。
比方說:你可能一直想要變有錢,可是不知道為什麼,常常工作得很辛苦卻賺得不多,或是有了錢之後莫名其妙地就花掉了,而造成這樣的原因,可能是因為在小的時候,你無意間學到了「賺錢就是要很辛苦」的想法,或是因為經歷了一些事情,讓你開始產生「有錢就是不好的」的念頭,所以在潛意識裡,你會讓自己以很辛苦的方式賺錢,或是不敢讓自己變得太有錢。
又或者,你明明知道健康很重要、睡眠很重要,但你就是沒辦法讓自己停下來,你可能習慣把自己搞得很忙很忙,忙到身體受不了了、生病了,才好像不得不休息,但休息的時候又沒辦法完全靜下來,反而有一種擔憂和焦慮,因為在你的潛意識裡,將「忙碌」和「自我價值」劃上了等號,只有當你忙起來的時候,你才會感覺自己是夠好的、是有價值並且可以被肯定的。
當然,上述的這些都只是舉例。因為實際上,即便每個人做出的外在反應很類似,但造成這些情況的原因可能不太一樣。比方說:一個媽媽因為小孩子調皮搗蛋而感到生氣,但在這個生氣的背後,可能是覺得小孩子不聽話,沒有尊重自己,又或者,她其實是覺得沒有把小孩子教好,自己就不是一個好媽媽。
因此,催眠最主要的,其實就是協助你看見這些大大小小問題背後的成因,覺察阻礙自己的各種信念和行為模式,然後做療癒、轉化和釋放。
你可以將整個催眠過程,看成是類似於冥想和諮商的融合——在催眠之前,催眠師會先和你聊聊目前的困擾,釐清你想要改善的問題點,接著會引導你閉上眼睛、慢慢地放鬆身心。在放鬆的狀態下,催眠師會協助你回想一些過去的經驗、或是想像未來的畫面,並且問你一些問題、和你互動聊天,引導你去感受身體出現的感覺、情緒,或是腦海中自然浮現的畫面。
而在這樣的過程中,全程你都會是有意識的,你會知道自己說了什麼、做了什麼,甚至如果是身旁有人叫你,你也都是可以暫時中斷催眠、並且做出回應的。所以,比起用「催眠」這個大部分人都帶有刻板印象的詞彙,我自己其實更喜歡的說法是「深層溝通」,因為簡單的說,它就是一種讓你能在放鬆的狀態下,跳過平常比較理性分析的頭腦,去接觸自己內在真實感受的方法。
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催眠師?
一般來說,除了無法用正常語言溝通(像是還聽不懂話的小孩),或是宿醉、意識不清楚、有嚴重精神症狀和不相信催眠的人以外,其他大部分的人,都是可以被催眠的。
至於要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催眠師,除了催眠本身的專業之外,我覺得最重要的,是這個催眠師和你是否頻率相近,你能不能夠和他聊的來?以及你能否信任對方?因為在催眠的過程中,信任很重要,你要能信任對方,才能比較自在地跟對方說明你的煩惱,也比較好順著催眠師的引導,進入到放鬆的催眠狀態。因此,你可以透過閱讀不同催眠師寫的文章、影片,或是參加講座、工作坊等等,來評估自己和哪個催眠師的頻率比較相近、比較能夠聊得來,好幫助自己找到適合的催眠師,也比較能夠大幅提升催眠的效果和品質。
最後,關於催眠必須要說的是,僅僅只是做一次催眠,沒有辦法完全解決你所面臨的困難,催眠不會讓你的煩惱在兩三個小時過後煙消雲散,也無法讓你馬上變成一個全新的人,因為那些阻礙我們的信念和習慣,都是我們從小到大累積而來的。因此對我來說,催眠其實有點像是你去看醫生,醫生會讓你知道自己的身體為什麼不舒服,或是你去健身房上教練課,教練會協助你找到正確的發力點、把動作做對,但無論是看醫生或是上教練課,在結束之後都還是要按時吃藥或自主訓練,才能調理好身體、養成健康的習慣。所以,催眠完之後,如果想要生活有進一步的改善,還是必須要落實到生活中,去不斷地自我覺察與練習,才能轉化舊有觀點、創造更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。
You may also like...
每月一封溫暖來信,陪你走過生活起落與創作之旅
你會收到我的:每月回顧、創作花絮、推薦資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