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家 Vs 藝術家:經營自媒體,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創作身分?

內在探索自我實踐

8/22/2021

人生,是成為自己的持續過程。
Life is a continual process of arrival into who we are. - Maria Popova

最近很喜歡用兩種不同的事物或身分,思考「經營自媒體」這件事。比如我想蓋一棟建築,還是如植物般生長?我想成為一名專家,還是藝術家?我想做一塊磁鐵,還是一支箭

而今天想聊的,就是「專家」與「藝術家」的差別。

最初意識到「經營自媒體,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身分」,是去年寫〈近期反思〉這篇文章的時候。當時的感受還不如現在清晰,只能用腦中既有的詞彙,粗略地描寫那種隱隱約約「這不是我要的」、「好像有哪裡不太對勁」、「應該還有其他的方式吧?」的感覺。

直到最近再次回頭反思過去到現在的轉變,才逐漸明白:原來當時會有那樣的感受,是因為我選擇了一個不適合自己的身分。

經營自媒體的兩種身分:專家 vs 藝術家

走在創作這條路上,我發現經營自媒體大致可分為 2 種身分,它們分別位於光譜的兩端:一端是 100% 的「專家」,另一端是 100% 的「藝術家」。而在兩者之間,是多數創作者所處的位置,也是我們努力尋找自身定位的範圍。

A. 專家(Expert)

「專家」這個詞聽起來有些遙不可及、讓人望而生畏,但其實它在我們生活中相當普遍,比如:教練、顧問、老師⋯⋯,凡是以「教授特定知識來幫助他人」者,都算在此內。

作為一名專家,你可以教別人學英文的技巧、分享自己在健身方面的知識與經驗,或透過自身專業給予他人建議,並由此延伸出「線上課程」、「線下講座」、「一對一諮詢」等諸如此類我們比較常見的商業模式。

B. 藝術家(Artist)

這裡的「藝術」泛指各種你想得到的創作,包括:繪畫、寫作、縫紉、音樂、陶藝⋯⋯。藝術家的創作形式不拘,但他們與專家最大的差異在於,比起「為別人」,更傾向於「為自己」——「就算多數人都不喜歡,我也要做自己熱愛的事情」大概是許多藝術家的心聲。

藝術家著重於自身感受、渴望探索與表達自身想法,他們會販售自己的繪畫作品、散文小說,或成為獨樹一格的自由工作者。對他們而言,找到自己的聲音與風格,比迎合市場走向更重要。

從「專家」走向「藝術家」:我對自己身分的重新定義

曾經有好長一段時間,尤其是在經營自媒體的初期,我都覺得自己必須要成為一名專家。因為綜觀那些在短期內事業有成的自媒體人,好像也多以專家的身分自居。

專家的出路看起來更寬廣、走起來似乎也更順暢,能夠教學、出書、演講甚至開課。「若想打造一份事業,就必須在自己擅長的領域,以專家的姿態,教別人自己會的東西,因為在市場上,專業知識才有其價值。」當時的我,這麼深深地認為。

但也正因為對「專家」這個身分有許多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,因此伴隨而來的,還有嚴重的冒牌者症候群。

在我心裡,專家必須要很厲害、對任何迎面而來的問題都胸有成竹,專家要能以個人獨到之見、解他人內心所惑⋯⋯而我認為自己所會的東西,都還遠不及我眼裡的那些專家們。

也因此,即便面臨障礙或糾結,在電子報裡向讀者坦露脆弱的部分也絕對不在自我允許的範圍,同時更害怕被人發現自己其實不完美。「專家」這個身分對當時的我來說,更像是一場角色扮演,是一份「必須成為其他人」的壓力,而這份壓力大過於對自我的期許。

「我想要,活得更自由一點。」某天晚上,我這麼跟自己說。這份渴望後來成為身分轉換的起點。

從「專家」走向「藝術家」的過程,於我而言是逐漸鬆綁、不再受到制約的,但這並不意味我不能再分享專業的知識或內容——我仍然可以分享所有我會的東西,只是我看待自己的眼光不一樣了

我不再有必須滿足他人需求的壓力,創作時不再受限於既定的模板與套路,就連用詞遣字也有了細微的差別,比如:我很少再用「教」這個字眼,而是改用「分享」代替——我想作為一個朋友的身分,和你聊聊我的經驗與看法,但並不強迫你必須接受或採納我的觀點。

我開始能柔軟地看待自己的缺陷與不足,以至於撰寫電子報的時候,不再有刻意偽裝自己的成分。放下「我應該是什麼樣子」,讓我對自己「可以成為什麼樣子」,有了更彈性而多元的想像。

比起成為一名專家、好像與讀者之間有了上與下的級別,我發現作為藝術家或創作者的身分,讓我感覺更平等、更快樂、也更真實。同時,在後來陸續收到粉絲回饋的過程中,我才意識到,原來你對自己身分的定義,會直接地影響到你的創作、表達,以及你與讀者互動的方式——而這些讀者都是能感受到的。

找到適合你的創作身分

那麼,該如何判斷哪個身分比較適合自己,以及如何在專家與藝術家的範圍間,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呢?以下是我在身分轉換的過程中做過的幾項練習,提供給你做參考。

#1 收藏你的喜歡

列出你以往創作過的內容,或是搜集那些你喜歡的事物——你覺得它們比較像是專家還是藝術家的風格?你更偏好於哪一種?

以我自己的例子為例。我的書櫃只珍藏我心所愛的書籍,而那些書籍即便主題不盡相同,大多也是溫和的、療癒的、具有啟發性的。它們不見得條列式具體明確的策略或方法,甚至大多數都只是書寫日常,卻總能以溫柔踏實的筆法,緩緩而深入地寫進內心。

「我也想要寫那樣的文章。」在後來的創作過程中,我常常會望著書櫃,這麼提醒自己。「創作出能通往內心的作品」成為我對自己最大的期許,在那之後的每一次寫作、每一週的電子報,都是一種自我練習。

#2 觀察你的感受

歷經許多次面臨抉擇的過程後,我發現,判斷一樣事物適不適合自己的絕佳方法,是傾聽自己身體的感受——適合自己的事物能為你帶來力量,而不是成為壓垮你的負重(儘管有時候需要多聽幾次)。

比方說,想像一下⋯當有人叫你「顧問」、「老師」或「某某教練」的時候,你的感覺如何?你的身體有什麼樣的感受?

對某些人來說,被稱為「老師」或「教練」能讓他充滿幹勁,就算伴隨著一點害怕自己無法克服挑戰的恐懼,卻仍會因爲想成為更專業的人而滿懷憧憬。但對於另外某些人來說,這些詞彙與身分不僅無法帶來勇氣,還會形成桎梏般的心理壓力。

那麼你呢?你覺得自己更傾向於成為一名專家,還是藝術家?

#3 安排優先順序

如前文所述,多數的創作者都介於「專家」與「藝術家」之間,在這個範圍內,我們可以兩者兼有之,卻也可能因此面臨矛盾與衝突。

比方說,我在經營自媒體時,碰到最大的矛盾就是:我到底要以「設計師」(專家)的身分,寫設計相關的教學,還是要以「創作者」(藝術家)的身分,寫我真正想寫的內容?

就理性層面與市場角度來看,寫設計相關的文章應該作為我的第一優先,因為它能為我帶來更多潛在的客源。但不知道為什麼,我就是很難下筆,我覺得為了有更多的案子寫這類型的文章,就像剝奪我創作時的自由,而「自由」是我身為創作者,最熱愛的部分。

在那一刻,我心裡對於這兩個身分,已經有了顯而易見的排序:創作第一,設計第二。我不想成為一個會寫作的設計師,我想成為一個會設計的創作者;也許未來仍然會產出設計相關的內容,但它不再是主軸。

當你同時具有兩種身分,排定優先順序能讓你在面臨角色衝突時,有判斷的標準,就像玩 RPG 遊戲時,你選擇的角色也多有主修與輔修的能力,而你絕對能調配出最適合自己的獨特組合。

▎後記:每一次創作,都是形塑自我身分的練習

不久前,有一位讀者問我,在我尋找自我的過程中,除了知道自己的特質、能力、性格、優勢與弱點之外,有沒有找到自己的「身分」?也就是當我們褪去各種社會給我們的標籤與定義之後,我們到底想要成為誰?

這個問題我思考了很久,也是在那當下我突然意識到:原來經營自媒體的這段期間以來,那些始終困擾著我的、形式不一的各種疑惑——比如要怎麼塑造自己的風格?要怎麼找到自己的獨特性?我喜歡什麼?要不要開課?我想寫什麼樣的文章?我想帶給別人什麼?⋯⋯其實都可以歸於一個最終的問題——我想成為誰?我想用什麼樣的「身分」,存在於這個世界?

「尋找自己的身分」對我來說,是一個非常緩慢、而且需要時時保持覺知的過程。一開始你可能只是有一個念頭,覺得:「我不想要現在這樣。」,這趟旅程就開始了——如果你不想要現在這樣,那麼,你想要變成什麼樣子呢?不如,就將自己當成一個全新的人去看待、去理解吧。

如果你不喜歡自己現在的創作,那麼就試著找出你喜歡什麼?然後將每一次創作當作一次練習:「這次的文章有比較符合我自己的想像了嗎?是不是還少了點什麼?我還可以怎麼調整?」然後在這一次又一次的修正中,找到屬於自己的動態平衡。

當你開始能以上述的問題問自己,而不是聚焦在他人的喜好上——不再是問:「觀眾喜歡什麼?」、「現在市場流行什麼?」、「哪類文章點閱率比較高?」,你就已經開始將溢散出去的力量收回到自己身上,也慢慢從「專家」的心態走向「藝術家」;創作開始不再只有滿足他人或為他人解惑的成分(即便能為他人解惑也挺好),同時還是一趟自我探尋的旅程,而你能在這個過程中,找到自己最想成為的部分。

祝福我們都能在這條路上,形塑出自己認同且熱愛的獨特組合,並時時謹記:無論別人怎麼定義,你才是自己身分最好的創作者 🙂

You may also like...
grren oliver tree

每月一封溫暖來信,陪你走過生活起落與創作之旅
你會收到我的:每月回顧、創作花絮、推薦資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