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解人格測驗的迷思,跳脫自我設限的框架!
內在探索
在上篇文章中提到,我們可以透過人格測驗來了解自己,但也可能不小心被測驗結果侷限,尤其是當你越認同測驗結果時,這樣的傾向會愈加明顯。
那麼,該如何避免掉進自我設限的陷阱?又該如何看待測驗結果,往理想的自己邁進呢?今天的文章便會逐一告訴你 🙂
性格的迷思與真相
在《我的性格我決定》一書中提及,人的性格就像是光譜,無法準確地切割成各種「類型」,我們在不同情境下、碰到不同的人都會使我們的性格產生變化,有時候可能內斂一點點、有時候又稍微開放一些,或是面對工作明明很在乎細節,對日常瑣事卻大而化之⋯⋯,這些變動都是正常且必須的,因為性格能因應不同環境而有如此彈性地變化,才能幫助我們在社會上生存,也就是我們常說的「適應性」。
但人格測驗有時為了方便,會將性格過於簡化。以最多人用的 MBTI 為例,當初 Briggs Myers 母女雖然參考了榮格心理學,卻直接忽略其主張「人格的可發展性與變動性」,認定性格是「天生如此且不能改變的」,在她們的觀點看來,與其改變自己,不如去體認它、接受它,接受自己「本來就是這樣」。
也就是說,她們採取的是「定型心態」,認為你一出生就已經決定了你是怎麼樣的人,即便你想改變也做不到;而與此雷同的是,我們也大多相信「人天生就有一個與生俱來、該有的樣子」。
義大利著名雕塑家 米開朗基羅 在完成《大衛像》後,曾在受訪時說:「大衛本來就存在於大理石中,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。」,我們深信人有一個最根本的自我,因此不斷地尋找,想找出那個覆蓋在大理石下「真正的自己」,認為只要找到了,並且「忠於」這樣的自己,就能活得更輕鬆、更自由。
然而耐人尋味的是,大衛從來就沒有存在於任何石頭中,是人心覺得他在裡面,所以他就好像「住」在了裡面,是我們的想法、觀點形塑了雕像本身,就如我們認定人天生就注定該有某個樣子,所以選擇相信測驗結果就是我們一直尋尋覓覓的「真實自我」。
但事實是,人格測驗僅僅只是反映出我們「現階段的狀態」,以及我們「當下」對自己的認知,並不能代表我們的「本性」或「真實的自我」。如果我們太執著於測驗結果,就會被「現況」所侷限,以當下的想法與自身認知去形塑這尊雕像。但⋯⋯這會是我們最終想完成的成品嗎?這就是我們今生渴望活成的樣子嗎?
想要擺脫現況的束縛,我們應該雕刻的「真實自我」不是現在這個未完成品,而是未來理想的自己。
你是,你選擇成為的人
在《哈利波特:消失的密室》中,哈利糾結於自己與佛地魔的相像之處,他害怕存在於自己內心的黑暗,害怕自己會成為和佛地魔一樣的人,甚至連剛入學時,分類帽都建議他進入史萊哲林。後來,鄧不利多告訴他:
決定我們真貌的,不是我們的能力,而是我們的選擇。
It is our choices, that show what we truly are, far more than our abilities.
他提醒著哈利,儘管他擁有許多和佛地魔相像的特質:心智堅定、足智多謀、不循規蹈矩,但當他主動向分類帽說「不要史萊哲林」時,就注定成為和佛地魔截然不同的巫師;是他的選擇和後續經驗,慢慢形塑他的性格,也決定了他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,也是我們的選擇,會決定我們最終是被現況所困,抑或突破框架、活出更理想的自己。
人類終極的自由,就是擁有「選擇自己人生方向」的能力,只是多數時候,我們都會忘記自己手中握有的選擇權,而將權力讓給分類帽、人格測驗、社會觀點等外部因素來決定自己的發展和潛力,儘管這樣做決策時相對輕鬆簡單,卻也侷限了我們對自身可能性的想像。
因此,「真實的自我」應該著重於「你想成為的樣子」上,而不是讓性格測驗決定你「現在的狀態」就是「已完工的成品」。如果過往經驗、社會觀點或性格測驗賦予的標籤不符合我們對自身的期待,也無法對應我們想成為的樣子,那麼我們隨時都能夠、也應該勇敢地將其撕下或替換,重新定義一個更理想的自己。
如何跳脫自我設限的框架,定義理想的自己?
STEP 1:接受與放手
人格測驗是我們根據過往經驗所自評的結果,然而這個「過往經驗」卻會因不同階段的解讀而有所異動。
舉例來說:你小時候認為自己很有繪畫天分,因為周遭的親朋好友都很讚賞你這方面的才華,但後來你進入了美術班,發現比你優秀的人比比皆是。在那當下,你對自己的解讀從原先的「我很會畫畫」變成了「我沒有繪畫才能」,你還是原來的你,但你對自己的認知已經因不同情境而產生變化。
過往經驗會根據我們主觀的詮釋而有不同,最初你認為是不好的事件,可能過幾年後來看發現其實是一件好事。因此,與其說是過去成就了現在,不如說是現在的我們為過去賦予了意義。
若想擺脫人格測驗所帶來的侷限,我們第一步需要暫且放下過去的自己,以及自身對過往事件的解讀,將自己當成一個「全新的人」來看待。
STEP 2:想像未來的你
放下過去的束縛後,接著我們要想像未來理想的自己:未來的你——那個你最終想完成的雕像,會是什麼樣子?
你會擁有什麼樣的自由、選項和體驗?
你的一天會是什麼樣子?
你會賺多少錢?穿哪一類的衣服?
你會如何和其他人互動?
你有什麼樣的目標和使命?
你會住在哪裡?朋友會是哪些人?
你會擁有哪些技術和能力?
發揮最大的想像力,將未來那個最美好理想的你生動而鮮活地勾勒出來。也可以參考以下文章,將想像以視覺化的方式呈現。
延伸閱讀:設計理想人生,從打造你的願景板開始!
STEP 3:善用標籤效應
心理學有個概念叫「標籤效應」,意指當一個人被貼上標籤以後,會做出自我形象管理,讓自己的行為舉止與標籤一致。
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都有為他人「貼標籤」或「被貼標籤」的情況,就連人格測驗也是我們自願讓結果為我們貼上「內向」或「外向」的標籤。但其實標籤本身並無好壞之分,我們甚至可以善用「標籤效應」來幫助自己成為理想的樣子。
舉例來說:如果我希望自己成為一個作家,我可以為自己貼上「作家」的標籤,來強化自己的身分認同;如果我希望自己是熱心助人的,那麼我就為自己貼上「熱心助人」的標籤,讓自己的行為逐漸與之相符。反之,如果你貼的標籤與理想的自己背道而馳,那這個標籤就會成為你實現目標的阻礙。
以我自己為例:我明明希望自己是「開放且善於交流」的,但我接受並認同人格測驗為我貼上「內斂低調」的標籤,就會強化我想一個人獨處、不想參與大型聚會的念頭。因此在為自己貼標籤時,應該根據自己想成為的人,慎選能實現這個目標的標籤。
現在,就檢視你從人格測驗獲得的標籤,看看哪些是能協助你的,將其保留,並捨棄那些會阻礙你的標籤吧!
除了你自己,沒有任何人事物可以定義你是誰
哲學家 康德 在《實用人類學》中曾說:「人具有一種自己創造自己的特性。」我們與動物最大的不同,是我們能夠透過觀察和提升自己的思維模式來改造自我,我們可以創造自己的本質、決定自己要如何生活。
在這個世界上,沒有人可以定義你是什麼樣的人,你的父母不行、你的伴侶不行、五花八門的測驗也不行,但你的自我認同可以。當你認為自己最大的潛能就是現在的狀態,你就會維持目前的樣子;當你認為自己還能有所突破,你就會持續精進自己,就如亨利・福特所說:「無論你認為自己做得到或做不到,你都是對的。」
因此,與其讓人格測驗根據你「目前的狀態」來決定你的最終樣貌,不如捨棄不適合的標籤,並允許自己放膽想像、勇敢雕刻出那個存在於你心中、理想而真實的自我吧 🙂
You may also like...
每月一封溫暖來信,陪你走過生活起落與創作之旅
你會收到我的:每月回顧、創作花絮、推薦資源